在当今中华大地上,人们会发现多数城市、乡村都有教堂的身影,她们见证了福音在华传播的见证,同时也是某些城市的重点文物以及地标建筑。而且现在的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圣经》印刷地,为普世教会提供丰富的资源。而这一切的出现,则要追溯到1390年前的那个日子。
公元635年,为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九年。此时大唐基业初定,君臣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与民休息,国力蒸蒸日上,正在迎接盛世的到来。而在对外关系上,李世民雄才大略相继灭了东突厥与吐谷浑,被东亚、中亚各国君主奉为“天可汗”。这样的时代背景为福音传播提供了和平、稳定的环境,来自叙利亚迦勒底教会的传教士就此来到了中国。
需要指出的是,传统上某些教会以及学者,都把当时来华的景教视为异端,事实上,东叙利亚的迦勒底教会起源,是来自于使徒多马。他曾按立马睿、 阿赅、 阿岱等门徒。而他们又将其传承给后代,并持续至今,在2001年的时候,迦勒底教会已经与天主教实现了圣事的共融,
此外,当时景教所信奉的 “二性及其二相” 的基督论, 指弥施诃 (基督) 具有神人二性, 此二性又个别呈现为二相, 并且其二性及其二相又紧密地融合在弥施诃 (基督) 的一个身位之中。 虽然在表述上与我们略有不同,但仍在基督一位二性的正统教义范围内。因此不可将其视为异端,而是合乎使徒统绪的正统教会。也就是说,阿罗本传入的福音,是纯正的,有效的。
唐太宗李世民得知叙利亚传教士阿罗本来到长安后,他本着“示存异方之教”的开放政策,给予了阿罗本极高的礼遇。他派当朝宰相房玄龄“迎于西郊,待如嘉宾”,以隆重的礼仪将其迎入皇宫。
阿罗本得到李世民的接见。史载:“翻经书殿,问道禁闱。深知正直,特令传授。”唐太宗听了他所讲授的福音之后,觉得很有道理,因而礼遇这位远道而来的景教宣教士,准许他在中国宣教。阿罗本来华后,广传福音,翻译经书,将基督的真道带给了中华各族。
3年内,陆续由叙利亚、波斯东来的宣教士,达到21位。贞观十二年,唐太宗特许阿罗本在长安义宁坊兴建教堂一所,初称波斯寺,后更名为“大秦寺”。景教此后继续发展,出现了“于诸州,各置景寺,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的盛况。
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发展,唐代景教文物不断在我国出土。西安、 洛阳、敦煌、新疆等地在百年间常有景教的经卷、壁画、墓志铭等文物被发现,足见当年景教在华传播的盛况。而在当前中国,仍有11座景教教堂遗址被发现。包括长安的两座, 洛阳、盩厔 (今周至)、 成都、 峨眉山、灵武以及其他 4 处地方各有一座。
相信阿罗本在入华时,为中华福传恒切祈祷。但他在天国看到他当年撒下的种子,在1390年后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是会感到欣慰与喜乐的。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