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一刻,四月的黎明尚未撕开夜幕,晨风带着料峭寒意。我和朋友裹紧外套走出住所,整座城市尚在沉睡。空旷的街道上几乎没有行人,只有零星几辆电动车以及汽车闪着微光匆匆掠过,沿街商铺的卷帘门紧闭如铁。
“我第一次参加那么早的主日礼拜,大家真的能起得来吗?”我忍不住小声嘀咕。“是啊,但听说这里的信徒之前多是农民或者打零工的,做完礼拜正好下地干活或工作。老人们更是天不亮就自然醒了。”朋友解释道。
转过街角往前走,手机导航将我们引向一个十字路口。这里俨然是个小型早市——菜贩们正将新鲜的青菜码放整齐,水果摊主正摆放各种水果,卖衣服的摊主支起了简易衣架,为一天的忙碌在做准备。
左拐后再往前,教堂的尖顶在渐亮的天色中显现,顶端的红色十字架仿佛要刺破黎明前的黑暗。教堂门前,穿着黄色马甲的接待人员早已在门口等候多时。蓝色的拱形门上,“爱国爱教 诚信友善”八个大字在晨曦中泛着微光。
进入主堂,眼前的景象让我们大吃一惊——不到五点半,可容纳四五百人的主堂早已座无虚席。接待人员示意我们不用往前走了,已经没有座位了。朋友去侧堂寻找座位,我独自站在主堂后方,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坐在后面连椅上的阿姨,轻轻拍了我一下,示意我可以挤在她身边。我感激地挤进她身旁的座位,老旧的长椅立刻传来温热的触感。
空气中弥漫着老教堂特有的木质香气。这座始建于1897年的涡北教堂,是中西建筑艺术交融的见证。教堂内部是传统的木架结构,梁柱上精雕细琢着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四周悬挂着古朴的匾额和楹联。一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信徒曾在这木椅上聆听福音,被神的爱触摸与更新。
“若有人不爱主,这人可诅可咒。”Z牧师洪亮有力的声音回荡在教堂每个角落。“什么是爱主?就是遵守他的命令,用基督的爱去爱人。”牧师进一步提到咒诅会临到信从别的福音的人。“别的福音”是指传另一个耶稣或受乃一个灵,宣称靠别的办法得救,还有跟风一些信仰中的迷信,比如发烧了画十字架贴额上,用死人衣服给死人施洗等等。最后,他引用了耶稣咒诅无花果树的典故提醒会众咒诅会临到不悔改的人。他劝诫会众要言行一致,既要有茂盛的叶子也有生命的果子,因为咒诅会临到不悔改的人。
Z牧师将真理娓娓道来,针对每个要点结合信徒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场景细细剖析。台下不时传来会心的轻笑——有人因被说中心事而不好意思地抿嘴,有人则若有所悟地轻轻点头,还有人一直低头认真记笔记,生怕遗漏任何亮光。
随着第一场礼拜临近尾声,会场里渐渐响起窸窸窣窣的动静——有人提前合上圣经,有人轻轻整理随身物品。与此同时,参加第二场礼拜的弟兄姐妹已自觉排队聚集在门口,安静等候(该教会主日共设三场礼拜:清晨、上午和晚间各一场)。证道一结束,信徒们便有序退场,小小的教堂院落顿时人头攒动。但大家早已形成默契,彼此礼让,分流而行,不一会儿人群便如潮水般散去。而第二场的弟兄姐妹也迅速入座,会堂很快恢复了宁静,等待着新一轮的敬拜开始。
走出教堂,崭新的一天这才真正苏醒。赶早市的行人来来往往,讨价还价的声音里透着生活的烟火气。风仍然呼呼地刮着,但我们里面却暖暖的。在这个大多数人还在梦乡的清晨,我们已经先尝到了属灵的甘露。这顿丰盛的属灵“早餐”,定能让接下来的一整天都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