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网上流传着这么些帖子、短视频。说川普在给中国加税时,遇到一个麻烦。那就是美国教会使用的《圣经》都是在中国印刷的。如果加税那岂不是有悖信仰吗?这引起了不少国内网友的关注与疑惑,那么我国是如何成为全球最大的《圣经》印刷地的?
《圣经》是跟着传教士的足迹进入中国的,从唐代景教开始,国内就有了部分经文的翻译与印刷,目前在敦煌就发现了相关文献。而在明末清初时,耶稣会士来华,他们开始了部分《圣经》的翻译,部分得到印刷出版。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贺清泰的《古新圣经》。
但这些《圣经》的汉译与印刷都不是全本,且数量非常少。中国真正开始印刷《圣经》乃是近代的产物。1844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在澳门开设花华圣经书房。拉开其在华文字出版的序幕。次年书房迁到宁波,并于1860年落户上海,称为“美华书馆”。
他们与同在上海的墨海书馆,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圣经》出版机构,据记载:“我们按成本价承接传教团体的圣经、小册子和解读书等宗教书籍的印刷业务。此服务主要面向缺乏购买传道用书籍资金的,或者没有落脚点的基督教传教士。中文的圣经、小册子和学术方面的书籍应有尽有。我们不仅承印中文、日文的各种印刷,还能迅速高质量地承印英中、法中、德中、英日、英文等印刷业务。”
此外当时中国其他地区也有印刷出版《圣经》的机构,比如在鼓浪屿上的闽南圣教书局就是闽南、台湾、东南亚等地重要的印刷机构。他们出版的闽南语《圣经》在这些地区颇受欢迎。
虽然近代中国已经有《圣经》的印刷与出版,且对中国近代出版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但这些印刷机构较为分散,规模也不大,此时的中国还不是全球最大的《圣经》印刷地。
直到改革开放后,为了满足国内广大基督徒的需求。1988年在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南京爱德发展有限公司和联合圣经公会合资组建了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
三十多年来,爱德秉持“为中国教会服务,满足中国教会对圣经的需求;为海外教会服务,满足海外教会对出口圣经的需求;为爱德的事业和世界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中国以及全球教会印刷《圣经》。到2008年时,已经有印刷了5000万,
此后的十几年,随着全球产业链的变化,以及爱德拥有高端的印刷技术,承接了更多的印刷业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用了不到四年时间,就突破了一亿本大关。而在2019年纪念百年和合本时,爱德迎来了第两亿本《圣经》的诞生。
爱德采用国际先进的印刷技术,拥有“4台英国铁姆森公司T32薄型纸轮转印刷机和德国高宝、日本秋山公司的单、双、多色单张纸印刷机以及HP数码印刷机共19台、2条瑞士马天尼公司的胶订平装书刊生产线、3条德国柯尔布斯—斯洛克公司的多种书芯加工方式的精装书生产流水线、1台德国浩友夫全自动软面圆角制壳机以及意大利梅凯诺公司的以全自动阿斯塔锁线机为主的配页锁线联动线等共15台套。”
因此其印刷的《圣经》以及其他出版物(主要是工具书),都有着较高的质量,其产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得大奖。如今爱德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圣经》印刷地,产品远销世界各地的教会,作出了荣美见证。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