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特殊的追思礼见证逝者敬虔的生命

作者: 残月生辉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5-09 11:39:32
分享与播放

5月7日上午,久旱的晋南下了一场大雨。冒着大雨,一场特殊的追思礼拜在山西临汾市尧都区殡仪馆举行。教会的牧师、长老、诗班及马可牧场各点的弟兄姊妹前来参加。逝者是一位患病多年的残疾肢体贾荣华,她于2025年5月5日蒙召归天,安息主怀,在世63年。

在不足三十分钟的简朴追思会上,人们的深情追忆见证了姊妹自青年信主以来敬虔爱主的侍奉历程,令在场的人深为感动。

她籍贯是山西永和县,信主后来到临汾教会,先后参加圣诗班、奔走于各点讲道服侍,热心为主做工。后因患病身体残疾,偏瘫15年,尽管家境极为贫困,却一直没有放弃对信仰的追求。

离世后,其丈夫提出按教会丧葬礼仪举办追思礼拜。教会极为重视,陈丽长老和杨森林牧师第一时间带领信徒前往安排各项事宜,她所在的马可牧场和铁三段聚会点全力以赴,热情帮忙精心预备,她所委身的唱诗班、残障团契也积极参与。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的理念是:越是贫困的肢体越需要特殊帮扶,这正是彰显教会爱心关怀的时刻,要把从简的追思会办得庄严神圣,成为荣耀主名见证信仰传扬福音感恩见证的大好契机。

上午九时追思会开始,张红星执事主持追思礼拜,谢春兰长老献上代祷。

身着白色圣衣的诗班登台献唱了《睡主怀中》。作为一起服侍多年的负责同工王家瑞执事深情回忆:贾荣华姊妹原是唱诗班的一员,她在年轻时,经常参加教会的义工服侍,歌诗赞美跳舞,还在聚会点上讲过道。得病后,虽不能继续侍奉神,但在她身上我们看到她对主的爱越发坚定,依然拄着拐杖参加教会的各样活动。右手痉挛无力,她就学习用左手做笔记,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令人感动。后来行动不便时,我们去看望她,映入眼帘的是不大的床上有一半多的地方都是她的各种灵修书和笔记本,她坚持不断学习进深,渴慕追求神的话语。在她最后的日子,虽然神志不清,但还能一眼就认出我们并且叫出名字。她在世日子不如常人,因着信仰她在地上活出了拉撒路的生命,如今她息了地上劳苦,安睡在主怀中,这是好得无比的。在世上我们都是过客,最终将曲终人散,但基督徒的离世与世人截然不同,死亡和坟墓并非人生的最终结局和归宿,我们有主耶稣为我们预备的华美天堂,相信她已经到了那没有眼泪、没有悲伤、没有苦痛的荣美家乡。大家又同心献唱《有一个地方》,表达了大家对复活的美好盼望,悠扬的歌声随风飘扬,令人引发共鸣。

铁三段活动点负责人李惠萍宣读了约翰福音11:25的经文:“主耶稣对她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郭灵泉传道在证道中说,贾姊妹生前经常用歌声赞美神,用生命见证爱,她的离世仿佛一首未完成的歌,一段突然中断的旋律,但我们的灵是喜乐的,因为主耶稣有复活的应许,这不是逃避现实的空话,而是超越死亡的宣告。所以她的离世,不是消亡,而是珍贵的器皿奉献于主前,是一个全新的开启。她的服侍她的歌声,或许也曾安慰过忧伤的人,扶持过软弱的人,更重要的是她的服侍始终指向基督,那位胜过死亡的主。她的一生是诗篇的旋律,是赞美的回声;她的生命不是轰轰烈烈的传奇,而是细水长流的忠诚,她的服侍神已纪念。生命无论长短,都活出最美的精彩。在耶和华眼中看生命之死极为宝贵,如同一粒麦子落地,看似埋葬,实是孕育,看似结束,却是新的开始,复活的生命结出饱满籽粒。她的服侍极其宝贵,完成托付,回归天家,从地上的排练到天国的最美敬拜。若我们曾与她同工,愿歌声伴我们同行;若我们曾受她鼓励,请我们以同样的温柔扶持他人;若我们仍在疑惑中,请抓住机会,时候将到,现在就是了,悔改归主,认识耶稣基督得着属天的福气。愿主的安慰如同清晨的日光照亮每个人前行的路。

残障团契负责同工张晓华长老也追忆了贾荣华姊妹坚持参加团契的情景:一连十多年,无论寒暑她总是拄着拐杖,步履蹒跚行走在追求主的路上。她意志顽强,锻炼用左手写听道笔记,每次听完道,都要索要讲稿,后来每一次我都主动给她。有一次因有事不在,没有及时给她,她就换乘两次公交车,坐在我家门口等待直到拿上才心满意足地走了。她爱神,教会和诗班、团契以及活动点的众弟兄姊妹也深爱着她。在圣诞节演节目时,教会让她登台和大家一起赞美,使她感动得泣不成声;团契对她经常看望鼓励,逢年过节,尽管团契的肢体本身行动不便,但仍走访慰问她,彼此相爱的温馨场景使她激动得泪流满面,感恩之情溢于言表。荣华姊妹息了地上劳苦,我们永远怀念她。她多年踯躅而行的背影,成为每个人心灵深处难忘的记忆,她对主的爱和虔敬成为激励团契里每个弟兄姊妹忠心爱主的力量。期待天家再相会。

追思礼拜在杨森林牧师的祝福祷告后结束。

注: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