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作者: 多明我之锤
来源:福音时报
2025-10-06 06:48:54
分享与播放
诈骗

前段时间,有位姐妹非常伤心来到教堂,请牧者同工为她祷告。原来她遭遇了电信诈骗,辛苦储存的钱财落入了骗子的腰包。事实上这类事情并非个案,不少弟兄姐妹都有这样的经历,为此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在信息时代,电信诈骗手段愈发隐蔽。而且有些基督徒因着仁爱、信任的信仰理念,为人较为单纯。这有时反而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因此唯有以信仰筑牢思想防线,以理性识别套路,才能守护财产与精神安宁。

现在一些诈骗分子往往会伪装成熟人,利用我们的善良实施犯罪。有时对方知道我们的信徒身份,甚至还会假冒弟兄姐妹给我们下套。比如有位姐妹就曾被一位假弟兄以慈善为名欺骗,损失了一些钱财。 对此我们必须格外警惕,遇到陌生电话、微信不可轻易相信,而要多方查证再说。

基督徒也要保守好自己的心,尤其不要相信“天下掉馅饼”、“一夜暴富”等等说辞。因为很多骗子喜欢以“低风险高回报”“可以短时间内获利”等等为噱头,推销虚假理财。有些人就是因着贪念,而中了他们的圈套,蒙受了损失。

此外有些骗子更是冒充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谎称我们银行存款到期或者吃了某些官司,利用人对公权力的无知与盲信,陷入他们编织的网罗里。对此我们必须马上向相关银行部门咨询,而不是盲目地给骗子打钱。

我们要防范典型诈骗,就要将信仰智慧转化为生活警醒,用理性守护信仰。我们也要以信仰拒诱惑:坚守“不贪不义之财”的原则,对违背经济规律的“高回报”保持警惕,牢记只有努力才有收获的教导。即便信息来自主内,涉及金钱也要“凡事察验”,不盲目轻信。

其次要反复核对信息:养成转账前通过官方渠道二次确认身份,不点陌生链接、不扫陌生二维码,遇“权威办案”直接去机构咨询或打110。同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此外我们也要保护好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码、微信账号等等隐私信息,减少精准诈骗风险。

最后靠态度拒套路,对于某些人假冒信徒,我们不能被对方信仰绑架,对各种来历不明的捐款邀请明确说“不”,牢记“任他套路有多少,不听不信不转账”。若不慎被人所欺骗,则要立即存证据、报公安,让事情得以尽快解决,这样既护自身权益,也防骗子再害他人。

弟兄姐妹面对电信诈骗。当以信仰为盾、理性为剑,守护财物的同时,更守护信仰的真诚纯粹,在平安中践行信仰之路。同时教会也可以开办相关的讲座,邀请专业人士开讲,提醒广大信徒分辨电信诈骗的特点,从而能够在面对电诈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掉入骗子编织的陷阱,保守自己的财物不受到损害。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