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家庭关系才是美好的?

作者: 小益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9-14 23:28:21
分享与播放

今天有一位客人在电话中,与她丈夫因一件琐事争吵起来。挂完电话,这位客人和我吐槽起来,说结婚十年,对丈夫早已失去了感觉,现在感觉就是为了过日子而过日子。两人好像最熟悉的陌生人,要不是有两个孩子,说不定早就离了婚。不仅如此,她还发现与对方越来越难有共同话题,没法聊到一起去……

曾经相爱的两人,如今为何会渐行渐远?我想,我的生活不该如此,我们的家庭关系更不该如此。现如今,许多家庭表面上仍在维系,但里面的幸福却所剩无几,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着家庭的幸福呢?对我们来说,什么才是最理想美好的家庭关系呢?

不能缺少了家人的实质——爱

维系家庭关系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是钱,因为没有足够的金钱,就不能支撑日常的生活开销,自然就会有解决不了的麻烦和问题;有人说是房子车子,觉得物质条件是家庭稳定的基石,能给家人带来安全感和体面的生活;也有人说是孩子,认为孩子是家庭的纽带,能让夫妻关系更加紧密,让家庭充满欢声笑语。

这些观点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毕竟物质基础和子女无疑是家庭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然而,若深入思考便会发现物质基础和子女并非维系家庭关系的本质。

一个家庭若只有物质的堆砌,成员之间缺乏情感的交流与关爱,这样的家庭就像一座华丽却冰冷的空壳,难以让人感受到真正的温暖与幸福。真正支撑一个家庭走得长远、让成员心生眷恋的,是那份流淌在彼此之间的爱。这份爱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是疲惫时一句温暖的问候,是困难时一个坚定的拥抱,是开心时一次真诚的分享,是争吵后主动伸出的和解之手。正是这些微小的爱,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被珍视,从而在家庭这个港湾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和前行的力量。没有爱的家庭,即便拥有再多的财富,也填补不了内心的空虚;而有爱的家庭,即便物质条件相对简单,也能在相互扶持中创造出满满的幸福。

我和妻子相处便是如此。从物质上来说,我们的家庭并不富有,在生活上也很拮据。我虽然开了一个小理发店,每个月算下来平均能拿到手的也只有六七千块,但我的妻子并没有因我挣钱少就整日埋怨。我也曾想要改行,去做更赚钱的工作。但毕竟这份工作我已经做了十年了,对此产生了感情,也不忍改行。欣慰的是,我的妻子总是能理解我的决定:我若不想做了,改行也可以;若是能坚持,那就继续坚持试试。其实对我而言,这份理解和包容的爱,远比金钱更加可贵。

不能利益至上

 家人应该留有家人的温暖,不能因为物质条件的差异就心生隔阂,更不能用利益的标尺去衡量亲情的重量。既然彼此之间是家人,就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要学会珍惜彼此的情谊。我们家也有因我们贫穷而瞧不起我们的亲戚,即便如此,我们对待那些瞧不上我们的亲戚,虽然心里会有些不舒服,但从未因此记恨。妻子常说:“日子是过给自己的,家人之间的情分比什么都重要。”有一次,妻子的表弟遇到难处,对方家境原本比我们好不少,之前也说过些让我们难堪的话,但妻子还是主动拿出了家里仅有的积蓄。她说,不管以前怎样,现在他是真的需要帮忙,作为家人,能搭把手就不能袖手旁观。这种不计较得失、始终把亲情放在首位的态度,让我更加明白,美好的家庭关系从来不是靠物质堆砌,而是靠彼此心中那份对“人”的珍视与守护。即便偶尔会遇到亲戚间的误解或疏远,我们也始终相信,用真心换真心,用爱温暖人心,才能让家人之间的联结更加牢固,让家庭真正成为充满爱与包容的港湾。

不能远离神的心意

一个真正美好且和睦的家庭,一定是得着神的赐福的。这份赐福并非单指物质上的丰裕,更是指心灵深处的契合与彼此相爱。当我们将神的教导存记于心,在日常相处中以恩慈相待,用宽恕化解矛盾,用谦卑彼此服侍,家庭便会成为神所喜悦的居所。在神的光照下,我们能学会放下自我的固执,看见对方的需要,用温柔的言语建造家庭,用实际的行动彰显爱的真谛,让家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他的恩典与荣光。

 因此,我们要建立以神为本的家庭关系。当我们以神的教导为一切准则的基石时,便有了化解矛盾、面对困难的智慧与力量。因为神的话语如同坚固的磐石,能成为我们处理家庭关系的最高指引。当家人之间的价值观都以神的教导为根基,彼此的期待便会合乎真理,不会因个人私欲而产生偏差。在面对分歧时,我们不再执着于谁对谁错,而是一同回到神的应许中寻求答案,用他的慈爱与公义化解隔阂。这种以神为中心的联结,会让家庭超越基于血缘的朴素天性,成为被真理和恩典所充满的共同体,在世上见证神的荣耀。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乡镇教会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