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认识的一对青年基督徒情侣的婚礼前夕,新郎特意帮未来的妻子搬进他们婚后将要住的新家。令人惊讶的是,他并没有搬进去,而是等到婚礼当天才和她正式同居。旁人不理解,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的选择看起来似乎“多此一举”。
事实上,在我们父母那一代,婚前同居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甚至会引起非议;而如今,在城市里,婚前同居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反倒是婚前保持分开住的做法显得另类。许多年轻人认为,“先住在一起试试”,可以避免结婚后的矛盾与风险。但不论从圣经原则、现实数据,还是人的心理规律来看,这个看似“理性”的做法,其实暗藏着许多危机。
婚前同居的“试婚”逻辑站不住脚
不少人支持同居的理由是:婚姻是终身的承诺,先住在一起试试,能发现问题、提前磨合,等到真正结婚时就更有把握。这种逻辑听上去像是买房前先验房、买车前先试驾,但婚姻并不是一种商品,关系也不是物品测试。
从数据上看,这个“试婚”理论并没有带来更好的结果。无论是国外的长期调查,还是国内婚姻咨询机构的案例分析,都显示:婚前同居的人,离婚率普遍高于婚前分开住的人。他们在婚姻中的满意度更低,更容易出现信任危机、婚外情、家庭暴力等问题。这说明,同居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带来稳定,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关系的基础。
同居往往不是婚姻的前奏,而是婚姻的替代。很多年轻女性把同居当作走向婚姻的“过渡期”,而不少男性却把它当作婚姻的替代方案。有人说:“当你可以免费得到牛奶,为什么要买牛?”当身体亲密、生活便利、房租分担都已经到位,婚姻的动力自然减弱。
有个婚姻辅导的朋友说过,大约只有一半的同居情侣最终会结婚。另一半会分手,而这种分手的痛苦程度往往和离婚类似——需要搬家、分割财产,有时还牵涉孩子的抚养权。中国的情况更复杂:在一些大城市里,不少同居的年轻人因为租约、家具、甚至双方父母的经济投入而被“捆”在一起,不敢轻易分开,最后是在压力下“被结婚”,而不是出于清晰的承诺。这种被动滑入的婚姻,天然缺乏牢固的盟约感。
心理层面:同居让人习惯“留后路”
婚姻与恋爱的最大不同之一,是它要求彼此在承诺中放弃“退路”。然而婚前同居却在潜意识里保留了退出的可能性:你可以搬走,可以结束,不需要承担法律和社会的全部责任。
这种“留后路”的心理,会在冲突中迅速浮现。一旦矛盾加剧,同居的双方更容易选择分开,而不是积极解决问题。婚姻需要的是“锁死舱门”的决心,而同居的模式让人习惯在感情不顺时“跳船”。
更深一层,同居常常建立在情感激情和身体吸引之上,而不是深度沟通和价值观的契合。身体上的亲近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关系牢固,但实际上,真正能支撑婚姻的,是长期的理解、信任与共同承担。
属灵层面:同居违背了上帝设立婚姻的蓝图
圣经中,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盟约,更是上帝与祂子民关系的象征。旧约里的婚礼是丈夫先预备住所,然后迎娶新娘;新约里,耶稣也用“为你们预备地方”的比喻,指向将来的婚宴(约14:2,启19:6-10)。
婚前同居颠覆了这一秩序,把“住在一起”和“性关系”放在了承诺之前。这不仅让婚姻失去了属灵的象征意义,也让我们错过了在顺服中经历神祝福的机会。
对于基督徒而言,婚前同居往往也意味着婚前性行为,而圣经清楚教导“婚姻人人都当尊重,床也不可污秽”(来13:4)。即使有人声称“我们同居但不发生性行为”,依然存在三个问题:制造不必要的试探:长时间的独处和亲密环境,本身就是对自制力的巨大考验。形成不健康的习惯:习惯在亲密关系中保持距离,可能延续到婚后,影响夫妻生活。见证的损失:外界几乎都会假定你们发生了性关系,这会削弱你作为基督徒的见证力。
现实问题的“借口”并不成立
在国内,同居最常见的理由之一是“经济压力”,尤其在一线城市,租金昂贵、生活成本高,两个人同住可以省下不少钱。但节省开支并不一定要同居。你可以选择和同性朋友合租,既能减轻负担,也能避免不必要的试探。
有些人会提到“异地恋”,好不容易见一次面,不想浪费时间。但如果为了短暂的便利而在周末“同居”,反而削弱了长久的关系建设。异地恋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逼迫双方用言语和行动去建立情感,而不是依赖短暂的身体亲近来维系热度。
从“假婚姻”到真承诺
婚前同居本质上是一种“假婚姻”,它在外表上有婚姻的影子(共同生活、共同承担开支、甚至有性关系),却缺少婚姻最核心的东西——盟约。它看似让人提前体验婚姻,实际上是在学习一种可随时退出的模式。我见过一些婚姻咨询案例,当事人回忆时说:“我们结婚不是因为想好要走一辈子,而是因为分开太麻烦。”这样的婚姻,缺乏主动进入的意愿,也就缺乏面对风雨时的韧性。
真正的爱,不是“先看看值不值得付出”,而是“我已经决定为你付出到底”。这也是上帝与我们立约的方式,祂没有先观察我们几年,觉得我们“表现不错”才拯救我们,而是在我们还做罪人的时候,基督就为我们死(罗5:8)。
如果你已经在婚前同居,这并不意味着你的未来注定失败。神的恩典总是给人悔改和更新的机会。最智慧的做法,是尽快搬出来,为关系设立清晰的界限。这既是对上帝的顺服,也是对自己未来婚姻的投资。
分开住可能带来不便、额外的花费,甚至让周围人觉得你“矫情”,但你是在为一个更长久、更稳固的目标努力。你选择的是一种与世俗不同的道路,表明你尊重婚姻的神圣性,也愿意用自己的见证影响他人。
选择不一样的路
婚前同居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非常普遍,以至于很多人觉得这是恋爱发展的“正常阶段”。但作为基督徒,我们被呼召不是去跟随潮流,而是去跟随真理。拒绝同居,不是因为我们害怕婚姻的现实,而是因为我们尊重婚姻的神圣;不是因为我们不信任感情,而是因为我们愿意用承诺取代试探,用盟约取代试用。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走进婚姻,就勇敢地进入,不要用“试婚”拖延真正的承诺;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就保持清晰的界限,等到你可以用一生去守护对方的时候,再进入那段关系。
这是一条窄路,但却是蒙福的路。在婚姻的大事上,信靠那位设立婚姻的上帝,相信祂的设计比我们自己的聪明更美好。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作者系安徽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