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盛夏的阳光已带着灼人的热意。我撑开遮阳伞,准时登上了开往教堂方向的公交车。车厢里空荡荡的,只有几位银发老人安静地坐着,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车厢里投下斑驳的光影。
“小姑娘,能帮我看看乘车码吗?”一位阿姨缓步走来。接过她的手机时,我再次注意到车上除了我,都是白发苍苍的长者。帮她调出乘车码后,她刷卡后又回到我身旁坐下。
周日早晨出门的人不多,我心里猜想这几位老人是不是也我和一样是去参加礼拜的。我和阿姨聊了一会后,我试探地问道:“阿姨,您也是去教堂吗?”老人腼腆地笑了笑:“信得不好,但每周都去。”交谈中得知,她自学了简谱,现在能看着赞美诗本唱歌了,她鼓励我也要多用诗歌敬拜主。
九点四十分,我们陆续下车,不约而同地朝着教堂方向走去,同车的几位长者确实都是来做礼拜的。步入教堂,一位服事人员正在弹奏圣诗,悠扬的琴声在礼拜堂内回荡。会众们或闭目聆听,或低头祷告。
十点整,序乐准时响起。诗班成员身着诗袍,从讲坛两侧缓步入场。《主在圣殿中》的吟唱响起,随后是宣召和启应经文,接着诗班以高低音献唱《要为主发光》。
牧师以《省长尼希米》为题展开讲道。他特别讲到,神希望祂的儿女拥有权柄,但我们却如不义的管家一样,常常陷入“锄地我没有力气,讨饭我又怕羞”的困境。牧师解释说,这不是因为神不愿赐予,而是因为我们总是错误地向外寻求,关键在于我们里面。牧师说我们里面要建立四个品质:耐力(在试炼中坚持)、重力(言行一致的见证)、智力(属灵的分辨力)和亲和力(以善胜恶的爱心)。他强调,这些品质的基础是一颗愿意的心,而当我们内在有这些品质时,就能经历从神而来的能力,活出祝福他人的生命。
礼拜接近尾声时,会众齐声唱起《奇妙能力歌》与《本分歌》。在《本分歌》的旋律中,身着礼袍的主礼人与牧师缓步走下讲坛,沿着两旁长椅间的过道,向圣殿门口徐徐而行。当他们经过时,我坐在右侧座位上悄悄抬头望去,只见他们神情庄严,一种敬畏感在我心底升起。
行至圣殿门口,他们转身面向会众,牧师展开手臂为堂内会众祝福。
礼拜结束后,我总是想起《启示录》中四活物环绕宝座的情景,他们遍体都是眼睛,昼夜不住地说:“圣哉,圣哉,圣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在今日礼拜的某一刻,我的心也深深体会到主在圣殿中,我们应该肃静的圣洁。
这个主日早晨,从公交车上偶遇的阿姨,到教堂里庄严的敬拜,每一个细节都让我的心得到洗涤,我期待着下一次礼拜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