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会牧养工作中,我常听到这样的心声:“上帝为何医治了他,却没回应我的祷告?”“难道神在偏心吗?”教会里,我们见证过癌症得愈、绝境逢生的神迹,但也有许多信徒虔诚祷告后,疾病未愈、亲人离世、困境依旧。面对这些,我们该如何理解神的作为?祂的慈爱与公平究竟体现在哪里?
一、神迹:指向神,非满足人
约翰福音11章记载了拉撒路复活的神迹。拉撒路死后四天,耶稣才到伯大尼。马利亚和马大原本期待耶稣能阻止死亡的发生,但耶稣却让拉撒路先死,再施行更大的神迹——使他复活。
此神迹并非为了证明拉撒路比别人更配得医治,而是为了彰显神的荣耀。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神迹是指向永恒真理的路标——祂是复活和生命的主。
二、约伯的苦难:神的主权超越理解
约伯记中,约伯“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却突遭儿女离世、财富尽失、健康崩溃之苦。他的妻子劝他弃神,他的朋友断言他一定犯了罪。但约伯在痛苦中坚持:“他必杀我,我虽无指望,然而我在他面前还要辩明我所行的。”最终,神在旋风中显现,未解释苦难原因,却宣告其至高主权。
约伯虽未得到所有问题的答案,却遇见了神,从而领悟:神的旨意远超人的理解,信心是在未知中仍然信靠祂。
三、保罗的“刺”:恩典够用,软弱中显能力
使徒保罗三次求主除去他身上的“刺”,具体何物并不明确,但神未应允他的请求,而是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
保罗因此领悟到:“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神的恩典并不在于解除我们所处的困境,而在于赐予我们足够的力量,让我们在软弱中经历祂的能力。
四、个人经历:未被医治的疾病,实为神的保护
作为牧师,我也曾有过困惑。几年前,我患上慢性疾病,多次祷告求神医治,却未痊愈。起初,我困惑为何神医治别人而不医治我。 但后来神让我明白,这疾病实则是一种保护。它让我依靠祂,体恤病痛中的人,阻止我因忙碌而忽略家庭。神虽未按我方式回应祷告,却赐我更深恩典——祂的同在与旨意的成全。
五、顺服神的旨意:祂的意念高过我们
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即使神的儿子,也经历了祷告未按己意成就的时刻,但祂选择顺服。
我们常希望神按照我们的期待行事,但祂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祂的“不”或“等待”,可能是在保护我们,或者在预备更大祝福。
结论:神的同在,胜过一切答案
面对“为何神迹未临于我?”的疑问,我们或许今生都难以找到答案。但是我们可以确信:
1. 神不偏待人,祂的爱不变。
2. 神的旨意总是美善,即使我们暂时无法看见。
3. 最大的神迹是神与我们同在。
当我们停止质问“为何”,转而寻求“主啊,你要我学什么?”时,苦难便成为通往更深信心的道路。神的同在,是我们最大的确据。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广东一名牧师。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