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这个被赋予“我爱你”谐音的日子里,朋友圈被玫瑰、誓言和甜蜜刷屏。作为青年基督徒,我们如何在这喧嚣的“爱情狂欢”中,持守一份清醒与敬畏?如何在快餐式恋爱文化盛行的时代,活出扎根于真理的婚姻观?这份信仰中的“爱情方程式”,或许能为你指明方向。
01
爱的起点:从“自我满足”到“舍己效仿”
世人说“心动是本能”,但圣经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哥林多前书13:4)。
当代恋爱常以感觉为导向,将“是否让我快乐”作为衡量关系的标准。但基督的爱却是以牺牲为底色——祂为教会舍己(以弗所书5:25)。真正的爱情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学习用不完美的自己,去效仿完全的爱。
行动建议
- 每天为未来的伴侣祷告,求祂塑造你成为“舍己者”而非“索取者”。
- 在关系中操练“先给予,后期待”,哪怕是一个倾听的举动、一句真诚的鼓励。
02
等候的意义:拒绝“将就”,在单身中预备完整
“年纪到了,差不多就行”是世界的焦虑,但祂的时间表里“万物都有定时”(传道书3:1)。
大卫在旷野牧羊时学习信靠,约瑟在监狱中沉淀品格,单身期不是“缺憾”,而是祂为你量身定制的成长季。与其盲目追逐“恋爱身份”,不如在独处中建立与祂亲密的关系——“你的泉源岂可涨溢在外?”(箴言5:16)
反思问题
- 若此刻进入婚姻,我的生命是否能承载“二人成为一体”的重量?
- 我是否在职场、服侍、品格上,活出祂对“那人”的期待?
03
界限的智慧:以圣洁为旗,守护身心灵
在“试婚”“婚前同居”被合理化时,圣经坚定地说:“婚姻,人人都当尊重,床也不可污秽”(希伯来书13:4)。
身体的界限不是禁锢,而是神为爱情设定的保护罩。真正的亲密感源于灵魂的共鸣,而非肉体的试探。不妨与伴侣一起制定“属灵约会计划”:共读圣经、参与服侍、写下为彼此代祷的日记……“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G”(马太福音5:8),这福分也必流淌进你们的关系。
04
盟约的视角:婚姻不是终点,而是同奔天路的起点
婚礼的浪漫终会归于柴米油盐,但基督里的婚姻是“二人成为一体”(创世记2:24)的终身盟约。它要求我们:
以“团队”取代“自我”:不再追求“谁输谁赢”,而是思考“如何共赢祂的心意”;
以“使命”超越“感觉”:将小家的建立融入祂国度的拓展,比如一起探访孤儿、支持宣教;
以“修复”代替“放弃”:冲突是靠近祂的契机,学习说出“我需要你的帮助,我们一起祷告”。
写一封“给未来的信”
在这个表达爱的日子里,不妨安静在祂面前:
如果你单身:写下对婚姻的期待与敬畏,求G鉴察你的动机(诗篇139:23-24);
如果你在恋爱中:与伴侣彼此分享“我最欣赏你的属灵品格”,并立约以基督为关系的中心;
如果你已步入婚姻:为配偶做一件具体的事,如同服侍主(歌罗西书3:23)。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G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马书12:2)
这个520,愿我们不再被世俗的“爱情模板”绑架,而是在基督里找回那份古老却鲜活的真爱——它足够坚韧,经得起岁月磨砺;足够深邃,容得下永恒盼望。
愿这篇文章帮助青年肢体在爱中扎根真理,行出蒙祂喜悦的关系!
本文经公众号“恩溢”授权转载,可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