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卑不亢做好自己

作者: 毋忠毅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5-05 09:13:22
分享与播放

不要把自己看成那么卑微,
       我们是父神眼中的宝贝。
       我们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伴随着,
       信祂的人身上有恩典的光辉。 

不要把自己看成多么高贵,
       在基督里我们要谦卑。
       我们不过是尘土而已,
       不论你是草根还是富豪还是身居高位。

一首小诗之后我们来分享这个题目:不卑不亢做好自己。

我所尊重的一位省一级的基督教两会负责人,他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传道人,更有一个基督徒和传道人的优秀品行,在教会和信众当中威信很高。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够这样呢?我就实实在在地告诉他说:牧师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权力有多大而有威信。是因为他那不卑不亢、公义公平的品行和为人,使人肃然起敬。不卑不亢的人,是和蔼可亲、具有影响力的人。

人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把自己看得非常高傲,好像就是普天之下除他莫属,叫做自高自傲;二是把自己看着一文不值、畏畏缩缩以为自己就是天下最不好的那把“敝帚”。其实这两个极端都是不正确的,主要就是没有能够自正确地认识自己,没有自知之明。

我在少年的时候就略懂得不卑不亢这个道理,长大以后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一辈子了,但是往往不是偏左就是偏右。一个人真正能够做到不卑不亢,是很不容易的,也是很难把握的。

但以理是圣经旧约中一位持守信仰、不卑不亢的典范人物。他的一生充满挑战,但始终坚守信仰,展现了坚定的信心和高尚的品格。

在被掳到巴比伦后,但以理拒绝食用王的膳和酒,以免玷污自己。他坚持遵守犹太律法中的饮食规条,表现出对信仰的忠诚和对神的敬畏。这种坚守不仅体现了他对信仰的执着,也表明他不愿向异国文化妥协。

但以理在尼布甲尼撒王面前解读梦时,既不畏惧王的威严,也不为赏赐所动。他坦然告诉王神的旨意,并指出王的骄傲会导致其失去王位。这种直言不讳的态度展现了他在权势面前的不卑不亢。在大利乌王颁布禁令后,但以理明知祷告会招致死亡,却依然“一日三次,双膝跪在他神面前,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他的行为表明,信仰对他而言比生命更重要,他宁愿葬身狮口,也不愿背弃神。

但以理的见证告诉我们,在持守信仰的同时,我们要不卑不亢,无论环境如何艰难,只要坚守信仰,神必会赐下恩典与力量,使我们在逆境中依然能够荣耀神。

什么是不卑不亢?不卑,即不卑下也不高傲,形容对人的态度或言语很有分寸。卑,低下;亢,高傲。(1985年版《汉语成语词典》第59页)

不卑不亢,是一个有信仰的基督徒应该具有的起码的处世为人的态度和素质;也是一个正人君子应该有的品行。

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从未以刀剑开拓天国疆域,未曾用权柄强制人的灵魂归附。当罗马的铁蹄践踏耶路撒冷,当法利赛人的虚伪遮蔽圣殿荣光,他选择在客西马尼的血汗中顺服,在彼拉多面前缄默如羔羊,在髑髅地的十字架上展开永恒的爱的篇章。那流出的宝血不是征服的染料,却是洗净罪愆的活水;那钉痕之手未曾紧握权杖,却托举起沉沦的人性。他是一个和平的君,他是一个不卑不亢却有尊严的伟大的救赎主,他是我们的楷模。他以被举起来的卑微之姿,拆毁了隔断的墙;以被破碎的圣洁之躯,重建了人神的桥。这不卑不亢原是超越时空的永恒坐标:面对彼拉多的威逼,他不以真理为交换;面对十字架的酷刑,他不以咒诅为回应。当强权举起刑具,他张开双臂,并没有以圣子的大能回避;当罪恶张牙舞爪,他求父神赦免;当死亡逼近时,他宣告上帝的复活。

不卑不亢,这既是基督门徒为人处世的根基与标尺,亦是天地间正气长存的君子风骨。真正的信仰从来不是屈膝于权贵的软弱,亦非凌驾于弱者的傲慢,而是如橄榄山上的月光,穿透罪恶的阴影,照亮公义的道路。

1995年,美国发生了一起令人捧腹大笑的抢劫事件。一个智商正常的中年男人坚信柠檬汁可以让人隐身,而后全身涂满柠檬汁,大摇大摆地走进银行实施抢劫,结果被警察轻而易举地拿下。

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大卫·邓宁和贾斯廷·克鲁格对这个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达克效应理论,该理论还在2006年荣获搞笑诺贝尔奖。

这个理论中表明:能力欠缺越严重的人,越喜欢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中,只会一味高估自己的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

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越是无知,越是盲目自信;越是无知,越是顽固不化,他们不想为人要不卑不亢、他们也不乐意这样做。

今日我们分享这不卑不亢的见证,当如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当如圣殿中的金灯台,明亮而不灼。在强权面前不丢失良知,在弱势面前不丧失温度;在逼迫中不失圣洁的威仪,在荣宠中不弃谦卑的冠冕。因我们所跟随的,原是那被钉且复活的主,他将卑微的器皿塑造成荣耀的器皿,将破碎的瓦器浇灌成圣灵的殿宇,在卑与亢的天平两端,放置的永远是爱与真理的砝码。

我非常喜欢浅文理圣经“非以役人,乃役于人”这句圣言,这是和合本圣经马太福音20章28节金句的白话文言文:“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主耶稣原是最大的,但他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甚至将祂的性命给人使多人得着救赎。主耶稣要求我们学习他的榜样,不卑不亢,不在意地位,却专心致力于服事人;而我们最高、最大的服事,乃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服事。正是这种不卑不亢的精神却是高山仰止、令人敬畏。

不卑,我们是有信仰的基督徒,我们的身份是圣徒,我们在基督里岂能“卑”?不亢,我们是主草场的羔羊,是他救赎了我们,我们岂能骄傲而“亢”?

在我们的信仰中,做到“不卑不亢”是一种内在的品格修养,也是对基督样式的具体实践。这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生命在基督里的自然流露。

我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

我们要“不卑”而刚强,在面对试探、逼迫或不公时,不因恐惧而妥协,也不因愤怒而失去温柔。如保罗所说:“我为这福音奉派作传道的,作使徒,作师傅。为这缘故,我也受这些苦难,然而我不以为耻;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

我们要“不亢”而谦卑,承认自己的有限和罪性,不因自己的成就或地位而骄傲。人往往是到了一定的地位和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就容易从内心滋生骄傲,特别是当有的人在社会也好、在教会也好,拥有了一定的地位和权力之后,有众多的人在吹捧、在前呼后拥,此时此刻不要忘乎所以,要有清醒的头脑,保持谦卑的心。

在这个方面,我们要以基督的爱为动力,超越自我中心,在面对强权时不卑微:记住神的公义,不因恐惧而放弃真理;在面对弱势时不傲慢,以基督的爱去服侍,不因自己的优势而轻视他人“非以役人、乃役于人”,是吧?

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用爱去化解冲突,用恩慈去回应伤害。面对强权和环境不因恐惧而妥协,也不因愤怒而对抗,而是用真理和爱去见证基督;面对弱势:不因怜悯而居高临下,而是以同理心去帮助,像耶稣医治病人时的温柔与尊重;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在的平静与外在的温和,不因环境的变化而失去平衡,有自知之明,为信仰做美好的见证。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