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工具还是属灵陷阱?90后传道人的AI使用之道

作者: 苏冉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3-19 15:16:54
分享与播放
AI

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已经进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会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为牧者同工,如何看待AI?如何在教会中合理应用AI?本文将通过与一位90后传道人的交流探讨这些问题。

近日笔者向几位牧者同工了解了他们对AI的使用情况和看法,大部分都处在初尝试使用阶段。他们一致认为,教会同工应该关注AI技术的发展。其中王传道说,教会从起初就承担着“治理这地”的使命(创世记1章28节),“面对AI这样的技术革命,我们不能回避,其实也无法回避。AI作为当代重要的技术变革,正在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思想和价值观。教会若能关注AI,可以更好地理解信徒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更有效地进行牧养和传道工作。

“人类是按上帝形象所造,具有创造性,AI的发展也是人类发挥创造力的一种体现。教会应以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和思考,以便引导信徒正确看待和使用AI,使其符合上帝的旨意。他强调,关注并不等于盲从。

他身边的多数牧者同工都在尝试使用AI,主要用于查找资料、制定计划、撰写工作总结等。也有同工因来不及准备讲章,就将一段文字丢给AI,几分钟生成大纲、文本,甚至PPT。但因为来不及消化,讲道生硬,缺少生命的流动。

对此,王传道建议,若同工想尝试用AI写讲章,首先要明确讲章的核心是上帝的话语和牧者的牧养,不能让AI主导讲章的神学方向。其次,使用AI时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对生成内容进行筛选和修正,确保符合圣经正统教义。再者,将AI生成的内容作为初稿或参考资料,牧者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祷告、默想,使讲章充满属灵的能力和生命的见证。同时要关注会众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让讲章具有针对性和牧养性。

“工具越先进,我们越需要刻意保守‘内在的人’的清醒。”他担心牧者同工们会陷入对AI形成依赖又没有能力分辨的处境中。例如,解经千篇一律,无法深入挖掘不同经文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丰富含义,使会众对圣经的理解变得片面和肤浅。

但就像“二十年前人们担心投影仪让会众不读圣经,结果纸质圣经销量反而增长。真正的危机不在工具,而在人心。”王传道说,如果牧师自己沉迷AI生成的快速讲章,不再“昼夜思想”神的话,长期必然削弱牧者自身的释经能力。若是合理应用AI带来的视野与资讯,牧者自身的释经质量将得到提升。AI永远替代不了“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近距离牧养。

王传道认为,教会在使用AI中绝对不能触碰的底线有两点:

事工的属灵本质不可替代:例如,主持、圣礼是牧者代表教会宣告上帝的恩典和赦罪,需要牧者有圣洁的生命和对圣经的深刻理解,AI无法承担这一神圣职责;临终关怀涉及对人灵魂的安慰和对永恒的指引,需牧者带着上帝的爱与同理心与临终者交流,AI无法给予真正的属灵安慰;个人辅导需牧者深入了解信徒的内心世界,给予针对性的属灵引导和关怀,AI难以做到这一点。

透明度与诚实:若讲章使用AI辅助,应公开声明,让会众了解讲章的形成过程,保持透明度,避免误解和质疑。王传道本人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声明。如果AI仅作为参考书使用,他会慎重声明;但如果AI生成的内容用于讲道辅助,他可能不会特别说明,因为他所在的文化环境中,告知可能会引发负面反应,如会众不再信任或抗拒听道。然而,面对教牧同工时,他会如实奉告。

有人说“AI的出现和使用是延续上帝给人管理世界的使命”,也有人说“AI可能让人忘记自己是被造者”。对此,王传道更倾向于第一种观点。从圣经创世记1章28节经文可见,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创造人类,赋予人管理全地的权柄和能力。人类的创造力和智慧是上帝所赐,AI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管理世界使命的一种延续和拓展。例如,AI在医疗、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有助于更好地照顾受造世界,改善人类生活,这符合上帝对人类的祝福和托付。

同时,这一观点也提醒人类在使用AI时,要以敬畏上帝、尊重受造物为前提,避免滥用科技,违背上帝的旨意。而“AI可能让人忘记自己是被造者”的观点他认为也有一定道理,比如使用者容易有“总司令光环”,从而“传扬我们的名”。因此,关键在于人类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AI。只要人类保持对上帝的敬畏和依靠,将AI视为辅助工具而非主宰,就能避免陷入这一误区,更好地荣耀上帝,完成祂赋予的使命。

AI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既是上帝赋予人类管理世界的工具,也可能成为人类骄傲的陷阱。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AI。牧者同工应保持对上帝的敬畏,合理应用AI,使其成为服侍教会和信徒的有力工具,而不是取代属灵生命的依赖。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