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美国加州南部的马鞍峰教会在成立的43年间先后为5万多人施洗,如何在外展福传上有如此令人惊喜的成就?其前任主任牧师华理克牧师在其博客网站上发文称,“要让大使命成为教会的首要任务,它必须成为教会文化的一部分。”
他在带领马鞍峰教会发展期间总结出以下五个原则,他相信“任何教会都可以用它们来建立传福音的文化”。
原则一:像非信徒一样思考
你成为基督徒的时间越长,越难以从非基督徒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更糟的是,如果你是一名牧师,你离非信徒的生活经验会更加遥远。随着你成为基督徒的时间增加,你的视角会发生变化。
为了弥合这个差距,我们需要与非基督徒相处,问他们一些问题,以了解他们的需求、兴趣甚至他们对教会的反感和疑虑。
四十多年前,华理克牧师刚搬到马鞍峰,先花费12周时间,挨家挨户拜访当地社区的500多户人家。他的第一个问题是:“您目前是本地教会的成员吗?”如果他们回答“是”,他会礼貌告辞,继续去下一人家。
同时,他与那些回答“不是”的人交谈,并不当场传福音,重在询问一些问题:
您认为您所在地区最大的需求是什么?
为什么您认为大多数人不去教会?
如果您要找教会,您最看重什么?
我正在附近开设一间教会,您有什么建议给我吗?
这些对话深刻地影响了他与人相处的方式,也影响了马鞍峰教会在未来几年如何接触非信徒。
原则二:关注感知需求
建立与未信者之间的桥梁,最快的方法就是表现出对他们的兴趣,并让他们知道你理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感知需求,无论出于真实还是想象,都是表达爱心的起点。
这是华理克牧师询问以上问题的原因,希望可以接触这些人的真实需要,满足这些需要可以为传福音打开大门。他深信,“只要找到打动他们心灵的钥匙,教会能接触到每一个人。”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个需求可能是住房或食物;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需求可能在他们的婚姻或与孩子的关系上。你永远不会知道你的教会可以满足什么样的需求,除非你花时间与非信徒相处,并懂得向他们提问。
原则三:让你的使命受众决定你福传的方式
你需要灵活调整方法,适应上帝带你来到的牧场。在前往马鞍峰之前,华理克牧师曾在美国加州北部的乡村、日本长崎和洛杉矶市中心牧会。他认识到,在一个地方有效的方法,在另一个地方并不奏效。牧者要学会适应本地需求。
耶稣也是如此,他从来没有固定的传福音方法,而是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调整。他因人而异,量体裁衣。
对此华理克牧师认为,“要学会让未信者为你教会的福传事工制定策略。”并提出以下建议:
让未信者来决定你的内容安排。包括系列讲道在内的所有项目,都应围绕你希望接触的人的需求来设计。
让未信者来决定你的策略。你可能会使用现代音乐,因为这是你想要触及的某些特定人群能欣赏的音乐类型。
让未信者来决定你的风格。根据你所在的社区、街区或城市的风格来确定教会的风格。
让未信者来设定你的目标。如果你希望用福音接触尽可能多的未信者,那就围绕这个使命来设定你的目标。
不要坐在屋里想着如何创新地接触人,而是根据那些来你教会的人的需求来决定你所做的一切。
原则四:走出舒适区进行事工
为了接触本地人群,你需要冒险,要愿意为了接触非信徒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记住,“你在敬拜中的舒适感越强,非基督徒的舒适感就越弱。”
教会消亡的一个原因是它们从来不愿意为了非信徒做出创新,他们固守传统,坚持说“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方式”。
华理克牧师认为,“除了圣经教义之外,为了接触新的人群,我们需要愿意改变教会中的任何事情。当然,有些传统不会成为传福音的阻碍,保留他们无可厚非。”
原则五:尽可能满足更多的需求
每个优秀的渔夫都知道,钩子用得越多,钓到的鱼就越多。传福音也是如此。满足的需求越多,你就越可能接触到人。
华理克牧师将其称为“满足需求地传福音”,利用所有可用的方式去接触每一个可能接触到的人,最终会有一个方式带来突破。在这个意义上,所以花费在传福音事工上的预备,都是值得期待的。要带着盼望装备信徒,抓住非信徒需求,让传福音成为教会的心跳。
本文经编译而成,可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