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会面临一个困惑,就是使徒保罗在写《腓立比书》时,明明身处在监狱中,无辜的坐监,那他为什么还会在书信中处处流露出喜乐之情呢?保罗在《腓立比书》中,单提到“喜乐”二字就多达10次。除此之外,还有欢喜、欢欢喜喜、感谢等积极的字眼,也不下10次。
而且,不仅他自己充满着喜乐,他还要把喜乐之情渲染给别人,劝勉别人与他一同喜乐:“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腓4:4)在此,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使徒保罗属于无辜坐监,按理来说他此时的状态应该是最差的时候,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应该是常态。但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处处充满着感恩、喜乐,为什么呢?
根据《腓立比书》来看,保罗充满喜乐的原因有多种,他对上帝有充足的信心,相信靠着上帝和肢体的代祷一定会战胜眼前的困难,“因为我知道,这事藉着你们的祈祷和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终必叫我得救。”(腓1:19)他有一个宽宏大量的心,凡事看得开,愿意去原谅伤害他的人,也相信凡事都有上帝的美意等等。(参腓1:12-18)
除了以上列举的一些原因之外,还有一个不可不提的原因,那就是保罗虽然身处在监狱中,但他深切的知道外面有很多人在关心他、爱他,就如保罗自己所说的:“我靠主大大地喜乐,因为你们思念我的心如今又发生;你们向来就思念我,只是没得机会。(腓4:10)别人的这份关心给保罗提供了许多积极向上的动力,这也正是促使他能够保持喜乐的主要原因之一。
具体而言,单单在腓立比教会的身上,我们就可以明显看到他们对保罗有方方面面的关心和爱。比如他们顾及到保罗的年长,身体虚弱,所以差遣年轻同工以巴弗提亲自到监狱中照顾他。(参腓2:25-30)他们知道保罗奉献自己,为福音劳苦,时常缺乏,所以便时常在物质方面供给保罗,让保罗无所缺乏,好专心传福音,牧养教会。(参腓4:15-16)
当然,保罗也是个时常关心腓立比教会的人,正如他在《腓立比书》中所说:“每逢想念你们,就感谢我的神;每逢为你们众人祈求的时候,常是欢欢喜喜地祈求。”(腓1:3-4)一个心中有爱,关心别人,也知道有人在关心自己、陪伴自己、爱自己的人,绝对不会感觉到孤单、失落,更不会对未来失去信心,因此拥有喜乐,那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相反而言,一个活在自我之中,没有关心别人,也没有人关心自己的人,是不会拥有快乐的,只会生出孤单、甚至是失落轻生。比如人类的始祖亚当,在夏娃还没有造出来的时候,就非常的孤单,整天郁郁寡欢,即没有人关心自己,也没有他可以关心的人,只能望着那些不是同类的动物,成双成对,羡慕至极,但越看越感觉到失落,只会徒增烦恼,自己也始终无法高兴起来。
耶和华上帝知道亚当失落、孤独,高兴不起来的原因,所以便为了他造了一个和他同类的配偶帮助他:“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会发现,自从夏娃出现之后,亚当非常的高兴,说出了:“:“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创2:23)亚当之所以如此说,我想也是因为他终于也像那些动物一样,有了自己的同类陪伴,世界上再也不是他一个人,所以他很高兴。
其实,更为严重的是,一个人若没有人关心或自以为没有人爱和关心的人,可能连想死的心都会有。先知以利亚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他虽然大有能力,是上帝重用的仆人,但他也有失去信心,缺乏动力的时候,以至于想以死来做个了结:“耶和华啊,罢了。求你取我的性命,因为我不胜于我的列祖。”(王上19:4)
很明显,根据当时的故事背景来看,以利亚求死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觉得太过于孤单,既没有爱上帝的人,也没有爱自己的人。还好,上帝直接干预了此事,安慰他,告诉他仍然有许多像以利亚这样的人存留于世,“但我在以色列人中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与巴力亲嘴的。”。(王上19:19)知道并不是他一个人在孤军奋战,才最终度过了求死的难关。(参王上19:21)
就连贵为神子的耶稣也有类似的经历,祂在客西马尼园祷告的时候,并不是自己一个人,乃是带着祂最爱的几个门徒同去。为什么要带着他们呢?原因很明确,主也希望在最艰难的时候,有人能够站出来与他一同分担。(参太26:40-41)很可惜,当时门徒不能理解主的心,没能与主分担痛苦。还好,天父上帝理解主耶稣的艰难,派天使来帮助祂,与祂共同分担,“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他的力量。(路22:43)
综上而言,一个人要想避免孤单、失落,在每一天当中都能够拥有好的心情,时常保持喜乐,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学习保罗的处理方法,知道有人在关心自己、爱自己。只有知道有人在关心自己的人,在困难的来临的时候,才会心里面存有温暖、希望,才不至于感觉是自己一个人在孤军奋战。当然,若由于种种原因,没人关心自己或认为没人关心自己,那么也要深信上帝爱我们,祂对我们不离不弃,一直在爱着我们,祂会帮我们重拾信心,度过重重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