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听道”,但不能只“听”道

作者: 吕底亚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9-27 20:42:06
分享与播放

很多弟兄姊妹常常去教会听神的道。这本是一件好事,却未曾想,好多弟兄姊妹渐渐地只是“听”神的道,他们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听”上,却忘记了我们不仅要“听”在耳朵里,更要“听”进心中。

不能只是为了“听”道而听道

在我们这里,教会聚会频次不少,信徒的数量相对也比较多。本地没有成组织的民间宗教,佛教只有一间寺庙,人数稀少,其他的宗教的踪迹就更没有了。因此,在我们这里只要是提到宗教,不论是信耶稣还是不信的,自然就会联想到基督教。

在这样的环境下,既有益处,也有弊端。好处是福音会比其他宗教都兴旺,弊端是缺乏了一些“竞争”,这使得大家都有些麻木,不少信徒在听道时容易失去警醒和追求的心志,仿佛只要按时参加聚会、听到讲道信息就已足够,却很少思考如何将所听的道落实到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中。

他们或许对圣经中的真理内容耳熟能详,甚至能熟练背诵许多经文,可一旦面对现实的试探和挑战时,依旧按照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去行事,未能让神的道真正成为生命的指引和力量的源泉。这种状态下,听道渐渐变成了一种形式化的活动,失去了其应有的生命力,无法在信徒的生命中产生真正的改变和成长。

好多的弟兄姊妹只是把听道当作了聚会的一种形式,教会有聚会就去教会听,不是教会崇拜的时间就到小聚会点去听。可即便听了很多真理,丝毫没有要按照真理去行的行动,也没有要改变和对付老我的这种意识,只是为了听道而听道,让信仰流于表面。

不能只是“听”道

在基督教的信仰中,听道当然是基督徒重要的属灵操练之一,它是信徒领受上帝真理、得着属灵喂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听道,信徒得以认识上帝的属性与旨意,明白圣经的教导和应许,从而建立正确的信仰根基,坚固对上帝的信心。

然而,听道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信息的接收,更在于如何将所听的真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道在生命中扎根、结果。正如雅各书所强调的,“只是听道不行道的,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这提醒着每一位信徒,听道之后的“行”才是信仰生命真实的体现。真正的听道应当激发信徒对上帝的敬畏与爱,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遵行上帝的诫命,活出信仰的见证,将从道中领受的恩典与真理传递给身边的人,让听道成为生命更新与成长的起点,而非终点。

要构建“听道”“信道”“行道”“传道”的信仰统一

基督徒的信仰必须要全备,要构建“听道”“信道”“行道”“传道”的信仰统一,这四个环节彼此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完整的信仰生命实践。听道是信仰的起点,通过聆听真理获得属灵的滋养与引导;信道是内在的回应,是将所听的道存记于心并委身相信,成为生命的根基;行道则是信仰的彰显,将内在的信靠转化为外在的行动,在生活中活出真理的样式;传道是爱的延伸,受恩典激励而主动将福音分享给他人,使信仰的见证得以扩展。缺少其中任何一环,信仰便会失去平衡,难以结出丰硕的属灵果实。唯有将这四个方面紧密结合,才能让信仰在生命中形成闭环,不断进深并荣耀上帝的名。

要听道,但不能只是“听”道,还要将神的道牢牢地记在心中,就是我们常说的“刻在心版上”。如果只是左耳进右耳出,听过之后便抛诸脑后,这样的听道就如同在沙滩上写字,浪潮一来便荡然无存,无法在生命中留下任何持久的印记。

真正的听道应当带着敬畏与渴慕的心,用心领受每一句真理的话语,将其视为上帝对我们生命的直接启示。因为神的道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活泼的生命之道,唯有将其深植于心,才能在面对世界的诱惑与挑战时,有根基站立得住,不被虚假的道理所迷惑,也不被暂时的困境所动摇。这“刻在心版上”的过程,需要我们主动付上代价,通过默想、祷告和反复思想,让真理渗透到灵魂的深处,成为我们思想、情感和意志的指引,使我们在每一个抉择中都能顺从神的旨意,让听道真正成为生命改变的起点。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基层教会义工。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