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与同工去拜访一位教会的老前辈,听他分享事工的经验。他提到,作为教会的牧者、长老或者事工小组的负责人,都要有谦卑的心,尤其是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勇于承认。只有这样才能进步,管理好教会,成为上主合用的器皿。
当年的我对这段话有些懵懂,可随着教会侍奉的深入,对此有了更多的感触,认为教会负责人如果能谦卑地承认自己的不足,确实对教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教会负责人常被视为信仰道路上的引领者、群羊的牧人,道德楷模。但这并不意味着负责人就是完人,没有缺点与短板,相反,敢于正视并承认自身不足,恰恰是成熟属灵生命的彰显,更是推动教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教会负责人作为普通人,同样会在知识甚至生命上存在局限。在牧养实践中,有的人可能因对信仰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讲道时难以精准传递经文要义。也可能因管理经验不足,在协调教会事工、处理弟兄姊妹矛盾时,出现失误。甚至在个人生命上,也可能因着软弱,而做出一些违背信仰的事。
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乃是对信仰的持守。同样自己也是罪人,需要上主的拯救。这就会让弟兄姐妹深刻地体会到,自因为己同样也是如此。从而明白基督宝血救赎的意义,做到谦卑自己,更好地奔跑天路历程。就像有位牧者为人谦卑,犯了错误也会主动承认。这就让信徒感到可以接近,彼此建立了良好关系。
从教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承认不足是解决问题、推动事工进步的前提。若负责人始终回避自身短板,而不愿正面应对。就有可能导致事工开展上出现问题。比如有位团契负责人,由于知识结构的原因,在解经上确实存在问题。可是他却不愿承认这点,经常利用其手中权力占据着讲台。结果就是弟兄姐妹难以得到造就,在真理上懵懂无知。
承认自己不足,也是负责人学习、提升的动力。正如苏格拉底所言,只有承认无知,才能获得真知。假如一个人觉得什么都懂,就容易陷入骄傲的网罗,从而失去了上进的动力。而即使满腹经纶,却仍觉得自己知道很少,自然就会渴慕真理、知识,从而养成敏而好学的习惯,在见识与生命上获得提升,最终也是造就教会与弟兄姐妹。
此外,教会负责人勇于承认自己不足,也可以避免高举人现象的出现。有些人为了打造在信徒中的人设,就极力包装自我,突出自己的长处,而掩盖自己的短板,以此满足自己的虚荣与利益。可这种做法,显然存在争夺上主荣耀的问题,是不利于主内肢体明白真理的。
教会负责人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圣人,而是在知识、能力、生命上都存在某些不足的人。假如大家都能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就可为个人与教会带来真实的成长,更能彰显上主在软弱人身上所成就的荣耀。愿每一位教会负责人,都能在上主面前存谦卑的心,坦然承认不足,在悔改与成长中,带领教会走在合主心意的道路上。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