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后,老人记得那架迫降的美国飞虎队飞机

作者: 林慕理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9-01 08:55:59
分享与播放

昨天(2025年8月30日),中国驻美大使馆举办了一场纪念活动,主题聚焦于援华飞虎队后代的历史传承与中美友谊。这一天,距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过去80年,而远在福建平和县的小溪镇,人们仍记得1945年那个夏天,一架受伤的美国飞虎队飞机如何降落在平和琯溪(现称小溪)附近苦竹林村溪沙埔,如何被当地民众救助,又如何成为中美共同抗战的珍贵见证。

抗日战争爆发后,厦门沦陷,日军飞机频繁轰炸闽南地区。平和县也未能幸免——“民国30年(1941年)4月30日和5月4日,日寇飞机两次轰炸县城”,造成民众伤亡和财产损失(录《平和县志》1993年版)。此后,沿海学校内迁,百姓逃入深山,生活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

1945年7月,太平洋战争接近尾声。美军掌控制空权,日军舰队在闽粤海面接连被击沉。日军第413大队困守金门、厦门,因补给困难,被迫沿闽南沿海陆路逃往汕头。年初,美军飞虎队(第十三航空队)进驻福建长汀机场,执行对日作战任务,成为东南前线唯一的空军基地,对打击日军起到了关键作用。

8月的一天,一架飞虎队战斗机在厦门空域与日机激战,不幸受伤。它在平和县小溪镇上空盘旋许久,当地民众起初以为是日军来袭,纷纷躲进防空洞。后来,人们看到飞机缓缓降落在琯溪附近湖田至新坡的苦竹林溪沙埔。

图片1.png

历史爱好者小林询问了苦竹林村年长的老蔡。据介绍:确有此事,80年前有一架飞机降在村西侧九龙江花溪边很大的溪沙埔上。两名美国第十三航空队—飞虎队的飞行员受伤降落,他们拿着写有中文“来华助战洋人(美国),军民一体救护”的血符(血符是飞虎队向当地民众求助的记号,以解决语言障碍问题,确保飞行员获得及时救护)。他们平安地走下飞机。据年近九十的老蔡先生回忆,飞机个头不大,就如九龙江上的溪船大小……

平和县道教协会办公室主任蔡汉以先生回忆说:“我读山格中学(现平和六中)初中的时候,教我们英语课的是任雪英老师。她信基督教,终身未婚,也常给我们讲这架飞虎队飞机降落苦竹林大沙埔的故事……当年飞虎队飞机降落后,她的哥哥随后也当起与飞行员沟通的翻译。我老家隆庆村村民蔡坤方等也赶到现场参加抢救,他们用尿桶从飞机上挑出18担汽油,以防万一……对解放后出生的人来说,这些故事已鲜为人知……”

当年花溪水域近百米宽,没有建桥。湖田、岩坂、苦竹林和梨林等村的民众只要花二分钱给“渡伯”(驶船人),就可以从梨林码头安全到达对岸,再走三、四里路方可到溪口(琯溪镇)赴圩。

当年,这两位美军飞行员也从梨林乘渡船过溪。下船上岸时,他们准备把钱付给蔡仪三(坑里村人)“渡伯”。由于言语不通,只能用手交流。其中一位飞行员先后用一个手指头、两个指头……比划,蔡仪三仍听不懂对方的意思,便一直摇头。飞行员把一张价值不菲的美金塞给蔡仪三,他们挥手上岸,步行在崎岖不平的小路上,往琯溪方向走去……

当年,我的妈妈在湖田村小学任教,该村离苦竹林溪沙埔还不足五、六百米。湖田村民都带小孩去看,可妈妈却不肯让我去……

在苏州的老乡、平和名医张国瑞(其夫人的外公正是华人首位牧师之一的叶汉章牧师)的三女儿回忆说:“父亲还携五、六个儿女到离琯溪五、六里路的苦竹林溪沙埔,亲眼观看那架平安着陆的飞机。现场是人山人海,像赶圩似的,小商贩趁机卖凉水、零食,溪沙埔成了热闹的圩场……”

时任琯溪镇长的李明达迅速联系平和私立大诚中学校长张景尧(北大毕业,懂英语),并派英语教师陈玉凤与两位美军飞行员沟通。飞行员先被安置在琯溪镇民主街的“社会服务处”,后迁至美国传教士住的后巷“姑娘楼”休养。

平和琯溪各界纷纷前去慰问,包括抗战时期从香港、厦门、漳州等地迁到平和琯溪办学的大诚中学、双十中学、进德女中等学校师生代表。

   张国瑞的三女儿说:“当年我才是八、九岁的小女孩,也随小溪教会组织的小朋友到后巷姑娘楼慰问美国飞行员。他们很和善,还给我们一些牛奶糖果吃……”

 图片2.png

当年九龙江花溪上的溪船(白克瑞供图)

据说,原来新坡小学校园里的一块用于敲钟的铁块,就是该飞机上的材料。不久,这架受伤的飞机被解体,用溪船运至南靖牛崎头,再转回长汀机场。

“8月15日夜11时,抗战胜利的消息传到县城。人们奔走相告,敲锣打鼓放鞭炮,学生举行火炬游行,大街小巷灯火通明,商店开门营业,以示庆祝”(录《平和县志》,1993年版)。而那架飞虎队飞机的故事,成为这段历史中温暖的注脚。

80年后的今天,飞虎队精神仍是中美友谊的象征。今天的纪念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合作才能共赢。当年平和民众对飞虎队员的救助,不仅是战争中的善意,更是一种跨越国界的人性光辉。这段历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福州一教会信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